大家都知道蔬果有益健康
但問題是商業考量下的蔬果在追求最大利益時,往往已失去上帝當初恩賜給我們時的原貌
在外用餐或自煮,可以選擇農藥量較少的蔬果
以下為重點摘錄, 資料來源:台東區農情月刊,第61期,2005
蔬果的農藥量
1. 根莖類的蔬菜較葉菜類安全;如胡蘿蔔、蓮藕、馬鈴薯、甘藷較安全,茭白筍、芥菜雖然為地上莖,但屬去皮食用,殘毒較少。而葉菜花菜類,特別是青江菜(湯匙菜)、小白菜、金針菜、花菜就比較危險。
2. 表面形狀凹凸不平,更容易聚集農藥。 茄子、番茄不易聚集農藥,而表面有絨毛細刺,凹凸不平的小黃瓜及苦瓜就比較危險。蘋果,梨子等上部有一凹處,農藥很容易集中於此處。
3. 大白菜、高麗菜是包葉菜,由於食用部分在裡面,所以比較安全;而其他葉菜類表面都和農藥直接接觸較危險
4. 對病蟲害抵抗力較強的蔬菜,帶有特殊氣味的蔬菜,去皮食用的蔬菜農藥殘留較少,而連續採收作物的農樂殘留較多。如萵苣、韭菜、龍鬚菜對病蟲害抵抗力較強;洋蔥、大蒜、蔥、九層塔、薑帶有特殊氣味,蟲兒不愛吃;竹筍、馬鈴薯、蕃薯、芋頭、冬瓜、蘿蔔需去皮食用。連續採收作物有有豌豆、四季豆、胡瓜、小黃瓜、韭菜花。
5. 韭黃是較特別的作物,由於栽培時必須用東西覆蓋以遮斷光線才不會變綠,但悶熱和潮濕的環境易生長細菌,所以農藥用得也多,加上又無陽光幫助分解,殘毒可能也多。
6. 柳丁、葡萄柚、橘子及檸檬等柑橘類水果若是在非產季銷售的,均是經防腐處理過的;吃時要小心別讓果皮沾汙了果肉。
7. 冷凍蔬菜,如豌豆、四季豆、花椰菜冬天盛產,且葉少不易腐壞,冬天本身蟲害少,自然施藥就少,再加上冷凍前又熱水處理過,安全性自然較高。
如何能儘量消除蔬果中的農藥殘留呢?
一 是去皮(林杰樑常叮嚀木瓜香蕉橘子等也要先沖一下再去皮)
二 是水沖(不是用泡的,也不是用鹽水泡) 及用清水並用軟毛刷洗
三 是烹煮。烹煮可以因加熱使農藥分解,以及使農藥溶入水中並隨水氣蒸發(但要注意不能蓋上鍋蓋)。
四 酸鹼中和 據江守山醫師的研究87%是酸性,因此用鹼性水或小蘇打水泡5-10分鐘可以中和掉農藥
五 吳家誠認為蔬菜買回來放室溫下,蔬菜本身會自然還原,並揮發部分農藥,直接冰冰箱反而不好(理論上是這樣,但我都還是直接冰冰箱哩)
~~~ 知識就是力量,我們一起為親愛家人的健康努力...努力 ~~~